【开题系列】刘西川 |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:4个阶段与16个问题
诸位本人指导的同学,请尽量以文字形式来依次回答以下问题,并围绕以下问题,梳理一下自己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过程,并查找是否遗漏了一些重要事项。引用一位同学对这16个问题的评价,他认为,如果能够对这16个问题进行较为妥善地回答,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了,因为这些问题瞄准的都是论文中的关键部分。
从实战角度来看,有必要将16个问题拆分成四个阶段:第一个是选题与预估计阶段(包括问题1-5)。第二个是框架搭建与研究设计阶段(包括问题6-9)。第三个是实证分析阶段(包括问题10-11)。第四个是结论撰写阶段(包括问题12-16)。这样分阶段有以下益处:1.对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内容更加聚焦、可以更好也更方便了解中途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,2.把一个大任务分成几个小的阶段性任务,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,更容易去完成,不会让大家一下子感觉任务量很大较艰难,避免产生畏惧和退缩心理。
❂ 第一个阶段:选题与预估计
问题1:暂定一个题目(包括研究对象、研究问题、拟使用的理论或方法等方面,可使用副标题,副标题一般指向研究方法或研究角度)。
问题2:给出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,并初步进行回答(研究之前必须要有预设的初步结论。所谓“实证分析”,可以将其看做是对所提出的初步结论的检验)。
问题3:给出文献综述(要求:①文献综述的内容必须与你的研究紧密相关,即根据自己研究的问题或内容梳理、概括相关文献(要注意相关性);②文献综述要能构成你研究的基础,可将其视为你的研究的理论知识平台或背景;③文献综述必须能够引出你所研究的问题,即根据自己的边际贡献或研究特点评述已有文献(要注意针对性))。
问题4:论证你所研究的问题以及其重要性(先列出“重要性”的论点,然后给出相应的论据)。
问题5:尝试运用计量软件(如:Eviews、SPSS、STATA或R)导入数据,对数据进行初步描述性分析与预估计。
❂ 第二个阶段:框架搭建与研究设计
问题6:给出整个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(即论点式提纲),以及每一节(包括小节)的主要论点(时刻都要注意:所有节的论点是否都支撑论文的中心观点,所有节之间是否都能相互协调共存)。
问题7:给出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,这包含所有的研究,如统计分析、案例分析和计量分析。(以计量分析为例,要求:①要有所遵循的理论基础;②要有计量模型及估计方法;③写作时,需要将检验的假说与计量模型融合在一起,使得你的模型与问题是贴切的。)
问题8:给出变量(包括因变量、自变量、控制变量)的定义、说明及描述性统计等,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给出预期方向及相关讨论(可找出一篇你认为好的论文来模仿)。
问题9:从数据可得性角度出发,来斟酌研究的可行性。即:①考虑自己使用的是何种数据,是时间序列数据,还是截面数据,抑或是面板数据?②数据是否提供必要的因变量、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信息?
❂ 第三个阶段:实证分析
问题10:借助计量软件,运用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估计数据,围绕假说报告检验结果并进行相关特殊计量问题(如内生性问题等)和稳健性检验。
问题11:结合有关文献展开讨论,其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重点内容:1.要根据你所提供的经验证据,来支持你的中心观点;2.“排除”其他竞争性解释或观点。
❂ 第四个阶段:结论撰写
问题12:在结论部分,需明确回答引言部分提出的问题。回答的格式如下:1.是什么(包括特征);2.为什么(针对原因、解释等);3.怎么样(针对方式、途径类问题)。注意:结论与估计或分析结果不同,形式上要精干,不宜冗长、堆砌。一定切记:结论和分析结果不同!
问题13:基于研究结论,提出一些好的政策建议(注意:针对性、适用范围及受众)。
问题14:从结论出发,检查前面所做的工作,如:①各节标题是否明确和具体,②结论是否是通过分析得出的,③是否有一个线索,④是否有自己的特色,⑤图表是否必要、完整、恰如其分,等等。
问题15:静心思考一下,自己这篇论文的贡献是什么?对深化理论和政策建议有什么帮助?
问题16:尝试着写一个摘要,对上述工作进行概括和总结。
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本科生实证论文一开始就需要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向来统筹考虑。在前期准备阶段,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关键点:
1.提出问题与假说。通过文献综述来判断所研究的问题与假说是否有价值或者新意;
2.预估计。提前估计数据是必要的,这是从经验层面来把握、认识和理解所研究的问题与假说。无论数据预估计结果是否理想,预估计都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。当然,如果估计结果是比较“理想”的,那么这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。
只有先较好的满足了以上两个关键点,才有继续完成这一篇论文的必要,才可以接着去思考并回答剩下的问题。
刘西川阅读写作课
希望通过
课程内容学习、刻意训练以及对前人经验的借鉴和吸收,
切实提高年轻朋友的阅读与写作能力。
主推三个栏目:
文献阅读与习作课程、个人原创和站在前人肩膀上。
该号由华中农业大学刘西川教授负责的研究团队维护,
希望广大本科生、研究生朋友关注和加入。